仙逆TXT > 穿越小说 > 开局停职?我转投市纪委调查组小说推荐 > 第508章 富老的考问
    “记住就行,希望你能一直记住,不要因为职务和级别的变化,而逐渐忘记今日承诺。”
“我老了,活不了几年了,看不到这个国家以后的变化了。”
“2020年基本实现小康社会,2050年成为全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我是没机会喽。”
“不过这江山是我们打下来的,这国家是我们建设的,帮你们打好这个国家的根基,才能让你们这些新一代的党和国家干部继续建设,继续发展,继续带领人民群众致富。”
“我赶上了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最软弱,最无能,最黑暗的时代。”
“孩子,你可能不知道,二三十年的旧社会,是吃人的啊,大地主,资本买办,大官僚,压在老百姓头上的三座大山啊,整整三座啊。”
“伟人当年说过,要带领我们推翻三座大山,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要让人民有尊严的活着!”
“占据全世界百分之四十的国人,应该屹立在民族之林。”
“他做到了,我们做到了,我们国家做到了!”
富工眼圈泛红了,老人的情绪也少有的出现起伏。
杨东默默的上前,坐在了沙发旁,也没有人叫他过来坐,是他自己的决定。
这个时候富工老爷子的情绪比较激动,也是正常的,但需要有人默默的去倾听。
老人的级别高,地位高,几乎是党和国家活化石一般的人物之一,平时子女也好,亲戚也罢,都不会太亲近他。
所以这个时候杨东只需要默默的选择倾听,什么话都不说就足够了。
“我赶上了改革开放,小平同志是个厉害的人,也是个伟人,他帮助我们国家彻底改善了贫困状态,让我们这个国家全力发展经济,经济彻底腾飞,人民逐渐奔向小康,这是好事。”
“纵然有些许的批判,觉得我们走错了路,觉得我们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其实都无所谓,只要老百姓得实惠,就是好路。”
“现在我们国家的GDP达到多少了啊?小同志,知不知道?”
富工说到这里,饶有兴致的问着杨东,看着杨东问。
他眼圈已经没有那么红了,之所以那么红,或许是老人家想到了年轻时代的意气风发,想到了年轻时代的战友们了吧?
但战友们一个个牺牲在战场上之后,只有他自己一个人活了下来,这种孤独感和寂寥感,是很多人都无法感受的。
“富老,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去年也就是2007年全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呈现的增长趋势很快,效率也提高了。”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4.6万亿,比上年增长了近百分之十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两万八千亿,第二产业增加值为十二万亿,第三产业增加值为九万六千亿。”
杨东对数据比较熟悉,这东西两世为人了,会更熟悉,本身就在体制内,若是连这个都不了解,也就不配当官。
富工没想到杨东回答起自己的问题丝毫不打犇啊,甚至连犹豫都没有啊,就这么回答了。
看来平时打的基础很扎实,也很牢固啊。
既然这样的话,自己应该提升一下难度,问一下更深的问题。
反正他八十多岁,家里面就他自己一个人和保姆,老伴五年前就去世了,儿女们都忙,在政府的,在军队的,在国外的,在经商的,想见他们一面,不知道猴年马月。
那些孙子孙女,外孙子之类的倒是经常回来,可是对他这个爷爷(姥爷)比较畏惧和陌生。
杨东的年纪,也是他孙子辈的年纪。
“孩子,知不知道去年的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多少?”
富工脸色已经没有笑了,逐渐变为凝重和认真。
杨东看到老爷子神色上面的变化,就知道这个问题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不过既然富老让自己回答,自己也必须回答。
“我国去年全年城镇居民可支配人均收入为元,比2006年增长了17.2%,扣除物价上涨等因素,实际增长12.2%”
“农村的话,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140元,比2006年增长15.4%,扣除价格物价上涨等因素,实际增长9%”
这些数据都在杨东的脑子里面,上辈子就记得死死的,本身就是农办人员,对农村的数据格外敏感,继而对所有数据都敏感。
或者可以说因为上辈子比较失败,所以工作的时间除了下乡之外,就是背数据,看书,看新闻,反倒因此因祸得福,在这辈子有了用武之地。
“孩子,这不过是统计局的数据,是国家对外公布的数据,你知道实际情况吗?”
“你知道真实的城镇居民收入最低是多少吗?知道农村人最低收入多少吗?”
富工脸色沉重的问着杨东。
现在的年轻同志记忆力倒是不错,可惜啊都是纸上谈兵,只相信纸面上的数据,却根本不知道实际情况。
什么都是人均人均,人均下来的话,谁都是有钱人。
可实际情况,都是被人均两个字给害了。
一个人有八百万,一个人有一万块,两个人人均一下,难道各自有四百万了?
富工有些时候觉得玩这种文字游戏,其实真的不太好,经济发展是真的,老百姓变好是真的,但因此这么做就没意义。
但是没办法,他这个省部级干部,已经退休二十多年了,根本没办法反映什么,或者说即便反映了,也没意义。
富工见杨东沉默之后,便是微微摇头笑了。
他也没打算让杨东真的回答,现在年轻的小干部早已经脱离人民群众喽,哪里还能回答上来?
再过二十年,三十年,可能年轻人连粮食作物都分不清楚,连自己吃喝从哪里来都分不清楚。
就问一句,玉米作物有多高?芒果作物有多高?水稻作物生长在哪?西瓜接在什么上面?花生是接在树上还是藤里?评论区也可以讨论一下,绝对有很多不知道的人。
然而就在富工准备自己自问自答的时候,杨东开口了。
“富老,我就是农村人,现在全国最恶劣的乡下,农民的收入大概每年也就四百多元,城镇要好一些但最低工资也就五百元而已。”
“贫富差距逐渐拉大了,这个问题以后会爆雷!”
杨东语气极其严肃的给出结论。
这让富工神色带着一抹激动,望向杨东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