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逆TXT > 都市小说 > 我娶了朱棣女儿免费阅读 > 第二百二十七章 百姓助阵!儒生落败!千古无二!无比后悔!
“张婶儿,走,去给李青天大人撑腰去!”
“算我一个,我今天这饼不卖了”
“还有我,我去老张的摊位拿几个臭鸡蛋
“臭鸡蛋?俺去捡点烂菜叶”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拿着家伙事就走,越走队伍人越多。
等到半个时辰后,来到国公府门前的广场,已经聚集了两千多百姓,跟读书人的数量旗鼓相当。
然而这帮读书人根本没注意到,正大声喊着自己的口号。
儒生们一同喊道:“大明国师,妖言惑众,篡改国策,国将不国!”
这边一喊完,那边的百姓就开始敲锣打鼓。
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
随后,一个人领头的高举左手,大喊道:“大明国师好啊!大明国师好!改良策,国富又民安,家家有吃又有喝,老百姓们乐开怀,乐开怀!”
随后,所有人都跟着一起喊:“老百姓们乐开怀,乐开怀!”
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
又是敲锣,又是打鼓。
儒生这边的声音一下就被压下去了。
儒生们满头的问号。
哪里钻出来的刁民??
真是一群目光短浅的家伙,只看到眼前的好处,看不到未来的弊端!
“这帮刁民怎么回事?这是国师安排的吧?”
“绝对是,可恶,国师想用这种方法来逼我们走?”
“那我们就偏偏不走,兄弟们,继续喊!”
儒生和请辞官员们一合计,没有理会这些百姓,接着喊。
“千百年科举国策岂能说改就改,大明国师出来给个说法!”
儒生们接着大喊。
见状,老百姓们大喊道:“改得好,改的妙,科举取消快人心,人人都能当大官,儒生地位恐不保,怪不得在这直着急!哈哈哈.”
此言一出。
却见那些儒生一个个被说的面红耳赤,说到了心坎儿上,有种遮羞布被掀开了的感觉。
虽然他们嘴巴里有许多大道理,可大部分人哪有那么崇高的理想,只不过想通过科举改变人生而已。
突然变了,他们无法适应,自然是要闹事。
“你们这些刁民,你们懂什么,取消科举,让你们这些百姓也能考官,你们治理得好吗?将来国家乱了,你们连饭都吃不上!还不得靠我们收拾烂摊子
一个请辞了的官员指着这些百姓大骂。
他平日里就嚣张跋扈惯了,自然是不怕这些百姓。
“你放屁,我只知道李青天大人让我们吃上了饭,不是你们一个老头大骂道。
“简直有辱斯文!”一个读书人骂道:“开口放屁,闭口放屁,你们真是一群愚民,什么也不懂在这起哄,你以为我们在这诉求的什么?还不是为国为民,也是为了你们,懂吗?”
一个汉子骂道:“哈哈哈,俺不信,你会为了我们?我们都成愚民了,你会为了愚民说话?俺看你就是为了自己
这个书生一听,急了,开始辩解。
于是乎,双方吵成一团。
儒生们试图用道理说通对面的百姓,让他们不要捣乱。
可俗话说得好,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百姓身上。
他们发现,自己讲道理的声音被百姓们的大嗓门给压住了。
紧接着,双方就争得面红耳赤。
也不知道哪个儒生仗着自己习过武,打了一个大叔一拳。
这火药桶一下就点燃了。
“他们敢打人!打他们!”
百姓们纷纷朝着书生们冲了过去,挥舞拳头!
“打就打,怕了你们不成?真以为我们是文弱书生?”
这帮儒生也不甘示弱,开始撸起袖子加入战场。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有百姓敲战鼓,打起了节奏来。
这些书生不少是习过武的,以为能打的过。
但很快就发现,他们想多了。
因为这些人当中,有服过兵役退役的百姓,他们有组织的指挥身边的人,对着书生进行围攻。
很快,这帮没有组织性的儒生们就被打的溃不成军。
随后还有百姓进行远程攻击,臭鸡蛋,烂菜叶的往头上招呼,狼狈不堪。
“聚众闹事,给我都抓起来!”
这时,不少打更人冲了过来,见状百姓们一看打更人来了,一哄而散,各自逃了。
这些打更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毕竟是给李青天大人说话的,抓他们那不是傻么?
这帮书生一看百姓们都跑了,自己被抓那不是傻么。
也纷纷跑了。
就如此,
这一场闹剧,以儒生落败告终。
李逍自始至终都没露过面,但是他们却狼狈的收场,回到家中,那都是臭鸡蛋的味道
皇宫,养生殿中。
朱棣和徐妙云正在为近日在京城沸沸扬扬的事情而不满。
“这些文人,朕真想将他们直接一网打尽,全部抓紧去痛打一顿
朱棣看着桌子上,锦衣卫收集的这些文人骂李逍,还有干的事情,十分不悦。
不止是京城的人闹事。
全国各地世家大族开始在当地抵制取消科举,游行。
不少儒生甚至大儒也开始朝着京城跑来了,唯恐天下不乱。
徐妙云无奈道:“变革嘛,总会出现人不满,触动了整个士族接触的利益,这也是必须要经过的过程
朱棣略显无奈:“哎,全天下的人都在骂李逍,也不知道朕的这个女婿能不能承受得住,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啊
徐妙云担忧道:“我也在担心,这段时间我们去李逍府上走一趟,安慰安慰他
这时,一旁的朱瞻基道:“皇祖父,他们为什么要骂姑父啊?取消科举不好么?”
朱瞻基因为人机灵,深得朱棣和徐妙云的喜爱,常常带在身边教导,如当初朱元璋对待朱允炆一样.
徐妙云笑道:“因为你姑父啊,跟天下人文人对着干,你说人家骂不骂他?”
朱瞻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姑父可真厉害啊,要是我爹就没这个魄力
正说着,朱瞻基突然眼睛一亮,看到了李无忧,顿时冲了过去迎接,“大姑,堂妹
“女儿见过父皇,母妃
“孙女见过皇祖父,皇祖母
朱凝云带着李无忧前来拜见,而李无忧也极其有礼貌。
“呦,无忧来了
朱棣微微一笑,也比较疼爱这个孙女,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无奈,闺女一直未怀孩子,朱棣也将其当成亲孙女对待。
同样受喜爱还有宝庆公主,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儿,朱棣的妹妹,现在也才六岁,一直被朱棣带在身边抚养。
“堂妹.你最近又变好看了
朱瞻基在那里献殷情,李无忧微微蹙眉,跟在凝云的身边,不想搭理。
站在朱棣一旁的宝庆公主道:“难道本公主不好看么?”
“好看好看
朱瞻基嘴上敷衍,目光还是停留在李无忧的身上。
“你们三个,去花园玩去吧
朱棣招了招手,吩咐太监把他们带到了御花园去玩耍。
三个五六岁的小屁孩被支开,大殿瞬间清净。
“凝云,你来了,快过来,父皇母妃刚好有话要问你
皇后徐妙云笑着走来,亲切的拉着凝云的手拉到桌前坐着。
朱凝云道:“母妃可是担心,最近京城那帮文人们都针对李逍的事情?”
徐妙云点头道:“李逍如何?”
朱凝云笑道:“父皇,母妃大可放心,李逍每日就在府内跟高煦一起听戏,并没有太受影响
闻言,朱棣和徐妙云松了口气。
朱棣笑道:“那就好,朕还担心李逍天天被一帮腐儒指着鼻子骂,心情不好,又担心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毕竟这时候若是出手镇压这些人,难免全国的士族都会暴动,国家不稳固啊
说完,朱棣无奈道:“改动的太大了,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了,这一步棋也不知是好是坏
徐妙云道:“当然是好,你看这些年北平的变化就知道了,北平府的地方的官员就不是通过科举上来的,他们却更加的踏实肯干,才能出众,更重要的是,贪腐之风已经相比之前减少太多了
朱棣十分认可:“夫人说得对,这才是朕为何要下定决心,取消科举,不惜与天下整个士族阶层作对的缘故,只不过哪怕是朕,也要万分小心啊。再就是苦了李逍了,成了出头鸟,人人都巴不得他死
徐妙云不由道:“现在还只不过是取消科举就这般难,之后要取消全国的户籍,取消士族的免税特权,然后收取天下的土地,怕更是难上加难.”
“没错朱棣深深点头。
其实取消科举还是其次,朱棣最想办成的事情,就是收取天下的土地,学习李逍的方式,将土地出租给天下百姓,出租的费用就包括了土地税收,那么在也无偷税漏税这个说法。
天下土地都归朝廷所有,那这统治完全是铁桶一块啊!
这时历朝历代任何皇帝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朱棣想做成这件事!
但如果科举都无法取消,后面的事情就更别提了。
朱棣最担心的是,李逍扛不住压力,撂摊子不干了,毕竟凭借他现在的财富,即使什么都不做,也能过得很好。
念及至此,朱棣关心看向朱凝云道:“贤婿心情如何?”
朱凝云微微一笑,从袖子中拿出一幅纸,放在桌面上,展开。“父皇母妃,这是李逍心情郁闷时所写的诗,他的心意都在其中
这幅字写着: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朱棣走去低头看去,随后不由震撼。
一首诗,表明了李逍的立场和气度!
“好!好诗啊!”
朱棣大惊道,“好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朕之前还担心李逍承受不住压力,如今看来朕多虑了,朕的好贤婿一心只为天下苍生,甘愿做俯首的孺子牛,真乃如父皇所说,治世之能臣,无人能及李逍!”
此诗,便让朱棣对李逍是一万个放心,位高权重而不肆意妄为,所做一切都为天下苍生!
同样惊讶的还有徐妙云,她看到这首诗后,不由惊讶道:“李逍之文采,力压天下文人,可他依旧要取消科举,此举大义,李逍之气度,千古无二!”
朱凝云笑着点头,表示认可。
夫君在他心目中,是最完美的人了.
“老四,老四丫头,啥事这么稀奇.凝云也在啊.”
这时,一道声音从殿外传来。
是满头白发的朱元璋,举着拐杖走来。
朱元璋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洪武宫呆着,但偶尔也会出来走走,看看老四。
“父皇,您来了朱棣急忙笑着走去,扶着朱元璋,将他扶在凳子上坐着。
朱元璋笑着坐下,双手按在拐杖上,笑着看向徐妙云和朱凝云。
不得不说,朱元璋人老了,面相也变得慈祥和善了许多。
“见过父皇
“见过皇祖父
母女二人急忙行礼。
朱元璋微微点头,有看向朱棣道:“老四,听说最近天下文人反大明国师啊,怎么回事儿?”
朱棣笑着摇了摇头道:“能不反他么,将全天下的儒生饭碗都给砸了
朱元璋提醒道:“天下人如何反他,你这个当岳父的都要支持他知道么?改革需要多大的勇气,可别让咱看到李逍有商鞅那样的下场
历史上,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一死,商鞅立马就玩完,被五马分尸,下场很惨,虽然秦国变法成功,强了国,后面秦国一统天下,而这个功臣却被如此对待。
朱元璋通史书,所以特意提醒道。
这全国改革,是在北平住了十年的朱元璋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
而此时朱元璋已经感觉他天命快到了,担心他一死,李逍会有商鞅的下场。
朱棣连连点头道:“父皇,您多虑了,李逍是您的孙女婿,也是孩儿的女婿啊,高炽和他的关系也非常好,一家人和和睦睦的,一条心,李逍又怎么会跟商鞅一样,不能比的。放心吧父皇
朱棣的意思是,咱们支持李逍,下一代储君高炽一样也支持李逍,李逍虽然被天下人针对,可以一家子人还是护着他的。
朱元璋微微颔首,笑道:“那就好对了,你们刚才谈论什么呢?”
朱棣笑着指向桌面,道:“您看,这是李逍所写的诗句
朱元璋目光看向桌面上,“这是.”
随后,他也万分惊讶。
“好,好诗啊!咱果然没看错这小子
“好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朱元璋指着诗句手指直点,随后激动的看向朱棣道:“老四,看到没,有李逍一心只为天下百姓,好,好好对待他,知道么?”
朱棣拱手:“父皇,孩儿知晓的
朱凝云看到这一幕,心中欣喜,目的已经达到了。
夫君位高权重,这首诗足以让一家人都对他万分放心了。
这时,从御花园回来三个小萝卜头回来了。
朱瞻基看到朱元璋,机灵的冲了过去,“太爷爷!”
而李无忧也走到了朱凝云身旁,乖巧的打招呼:“太爷爷好
朱元璋看到了曾孙,喜不胜喜。
朱瞻基道:“太爷爷,更能否给孙儿赐婚?”
朱元璋一愣,哈哈笑道:“你看上了哪家丫头?”
朱瞻基指了指李无忧:“我要娶无忧妹妹
朱元璋:“???”
朱棣:“???”
朱凝云:“???”
徐妙云:“???”
最近京城街面上,无所事事的儒生特别多。
更是有许多请辞的官员,整日借酒消愁。
流连在各酒楼吃酒,大骂朝廷不公。
大家伙以为朝廷会请他们回来,不过好久都没有动静。
此时,一名原礼部主薄名叫张大会的人,正和几个同僚正在一名叫‘张记酒肆’的店铺喝着小酒,吃着小菜。
辞官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了,他们也是越来越慌张。
一名同僚抱怨道:“大会兄,当日可是你怂恿我们一起辞官,现在官倒是辞了,这些日子钱都花光了,朝廷根本没请我们回去的意思,接下来怎么办?”
另一名同僚道:“是啊,难不成真的要用发下来的那张免费火车票回南京去吗?这有何颜面见父老乡亲啊。再说这官位没了,以后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吵什么吵
张大会抱怨道:“还不是因为内部不团结,我们一大半的人辞了官,还有一小半人在朝廷身兼多职给朝廷干活,想要彻底逼迫朝廷挽回我们,必须要所有人一起辞官才行。解缙大人说了,然咱们晚上咱们继续去走动那些剩下官员的门,让他们抓紧辞官
说到这,几人都不言语,喝着闷酒。
这几日晚上,为了怂恿其他官员辞官,他们吃了不少闭门羹,十分郁闷。
“要不.”
一个同僚小声道:“实在不行,我们去考夫子吧?凭借我们的才华,考个夫子还不是轻轻松松,这北平城有八所学校,五所小学,三所中学,听说夫子的俸禄也挺丰厚的,不比当六品官差,我们之前才只有七品.”
这么一说,有几个同僚心动了。
毕竟北平城这么繁华,他们还是愿意留在北平讨生活的。
除了买不起房子,其他消费都很低,繁花似锦,更是有许多其他地方没有的好东西
而且北平赚钱也容易啊,他们发现随便帮店铺提一手字画,就能获得丰厚的酬劳。
“当夫子?”
张大会骂道:“你脑子被门挤了啊,那学校就是李逍办的,你前脚去人家府上骂他,后脚就去人家学校应职?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
“国师不也没出门理会咱们吗,不知道啊”
那个同僚不满嘟囔道。
同时暗自心道,你以为你还是以前是我的上司啊,再这般羞辱我,我变要翻脸了,要不是你怂恿,我当官当的好好地.
几人说着说着,又没吭声了。
倒是酒肆旁边一桌百姓,正聊得兴起。
“李兄,赶紧买房子吧,这北平的房价日益见长啊,现在买还有的赚
“是啊,这北平的房价涨的飞快,我五年前买的一套房子才花了一百两银子,现在五年过去,涨到了五百两,只要我说卖,立马就有人接手,这才五年时间就赚了四百两
“五年时间赚了四百两??这也太赚钱了吧,你这运气可真好啊,这顶得上俺干一辈子活儿了
“可俺也不敢卖啊,卖了就买不回来了,这房价还得涨,越是繁华的地方,越是涨的快
“最近有个高档楼盘开盘了,里面都是一栋栋的小楼还带院子呢,风景极好,里面还有绿化,还有一小湖,跟王府似的,小区楼盘名字叫王城府邸,多霸气啊
“是是是,得抓紧时间赚钱买房了,如今这北平城处处是黄金啊,咱们找到机会就能赚上一笔,再买套房子囤着,就算不卖,也能租给外地人收租啊,也能赚不少”
几个看起来就是普通人家的百姓,一边喝酒一边谈笑风生。
这些话语,传到张大会几人的耳朵里,格外不是滋味。
因为他们就是这些百姓所说的外地人,租的房子
在北平有一套房子,那就是格外有面的事情,谁家要是有几套房子,娶媳妇就不用担心了,说媒的能踏破门槛。
而他们这些当官的,还抵不到这些在北平生活的土著百姓,心里难受,这也是导致他们辞官的缘故之一,心里不平衡。
“哎喝酒喝酒”
几人又端起酒杯,借酒消愁,同时想着以后的出路。
正喝着闷酒,其中一名同僚,指向酒肆外面,道:“那不是吴林么,你看他春风得意的样子,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儿?”
这个吴林也就是一小官,原本是张大会的属下。
张大会多次让他辞官,此人都不同意,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朝廷说什么就是什么,他可不敢辞官,说家里还有老母要养。
“吴林,过来
张大会有些不满的挥了挥手,喊这个曾经的下属。
正在大街上走着,听到喊声的吴林看了过来,有些不悦,不过还是走进了酒肆,来到几人身旁笑道:“原来是张兄和几位同僚
张大会毫不留情面的道:“你小子显得很是得意啊,给国师当狗的感觉很好?”
“哼
吴林见对方如此不讲情面,捋了捋衣袖,也没给好脸色看:“请注意言辞,现在我是官,你是民,见面喊一声员外郎大人
“员外郎?”张大会一惊,“你竟然升到了员外郎?”
吴林呵呵一笑,颇有嘲讽意味:“大家都辞官,这职位空缺了下来,本官也只能勉为其难的顶了上去
其他几个同僚也震惊了。
他们原本是同一职位,归张大会这个主薄管。
可现在这个吴林鲤鱼跃龙门,直接升到从五品的员外郎,比张大会这个主薄官位还大,这让大家心里都吃醋,而且后悔。
特么的,早知道不辞官了.
让这小子捡了大便宜,可恶,真是可恶啊,看他那小人得志的样子,让人牙痒痒.
“好了,本官也没空跟你们叙旧
吴林鄙夷一笑,一边朝外走,一边道:“朝廷现在给本官在王城府邸小区分了一套房,本官现在就去挑选房屋,告辞!”
说罢,挥了挥衣袖,直接走了。
话音落下。
几人全部懵逼了!
王城府邸小区?
那可是靠近市中心的好楼盘小区啊!
听说里面都是一两千一套的两层楼的别墅啊。
而且风景极好
朝廷分房
麻了,这几人全部麻了,坐在座位上呆若木鸡
一股无比悔恨的酸味,涌上了心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