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自己送死?
两岸一片哗然。
叶世殷眼底的嘲讽之色更浓,他见过嚣张的,还没见过如此嚣张的。
“好啊,既然你一心求死,本世子当然要成全你了,说出你的诗词吧!”叶世殷一脸看好戏的神情。
他身后的文坛泰斗们也皆露出了嘲讽之态,就孟云泽给出的题目,别说是叶无名这么一个无名小辈了,就算是他们聚集在一起,也很难拼凑出一首能应付过去的。
果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在众人或震撼,或怀疑,或嘲讽的目光下,叶沐辰缓缓开口,“听好了……”
“我的第一首是诗,诗名: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一诗毕,全场皆寂。
而短暂的寂静后,就是犹如洪水一般的疯狂呐喊。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弃置的田地,辛苦劳作的农民,却仍然逃不掉饿死的命运……这诗,描绘了秋天硕果累累的景象,也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庄稼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残酷现实……”
“这正映衬了大业的现状!这诗绝对可以流芳千古了!即便是放眼大业朝历代文人大儒所作诗词都无一可以媲美!除了叶沐辰所作的那几首……”
“无名公子当真大才!!!”
看到满京文士对叶沐辰所作之诗赞不绝口,叶世殷的面色极为难看,冷眼瞥向了身后重金请来的多名文坛泰斗。
那些文坛泰斗已经震惊了,这真的是人能作出的诗吗?他们怎么不知道除了叶沐辰外,这大业之内还有一位如此惊才绝世的少年?
他们的老脸仿佛被人狠狠的抽了一个耳光,火辣辣的疼。
但在叶世殷的怒视下,不得不有人站了出来,安慰,“世子,稍安勿躁,这叶无名即便能作出一首绝世好诗,但不可能再短时间内再出两首,三首,接下来的诗,他必然一首比一首差,总有一首,我们能超越……”
叶世殷点了点头,此人说的在理,谁拿诗词的时候,都会选择将好的先拿出去。
这叶无名的后两首必然大不如前,还能超越!
即便是不懂诗词的百里娉婷也能体会到此诗的绝妙,她看向叶沐辰的目光越发炙热,倘若这天下间的为官者,统治者,读书人都能如此人一样看到百姓疾苦,那就不会有叶沐辰那般助纣为虐,为达目的枉顾万千百姓性命的阴险小人了!
她也不必费力行刺杀之举。
真是可惜,在两国文斗上击败洛惊鸿,一举扬名,并成为群英阁阁主的人是叶沐辰,而非是这位无名公子……
面对众人的反应,叶沐辰没有过多的在意,他没有忘记今夜的目的:引出百里娉婷,隐瞒身份并接近,从而实现策反的目的。
他继续开口,“第二首……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此诗一出,又是死一般的沉寂。
叶沐辰所诵的第二首诗,虽然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却真实的写出了百姓辛苦劳作,生活仍然困苦,甚至连果腹都难的现实。
这首诗,绝对贴合大业现状,让一众文人才子陷入了沉思,“……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我等虽然没有俸禄,但读书人却可免去赋税,已经比寻常百姓生活的好了太多,想想我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真是惭愧!”